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游记> 老街 · 老院 · 老情怀(六十二)丹东路
  • 老街 · 老院 · 老情怀(六十二)丹东路
  • 2022-06-08 04:04:32

  • 近期,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揭晓,有着“中国婚恋情爱小说写作第一人”称号的青岛作家连谏,凭借《你是我最疼爱的人》获得长篇小说奖。这部43万字的小说,便是以作者熟悉的丹东路菜市场作为故事的背景而展开,充满着青岛人熟悉的市井风情。

    丹东路南边与信号山下的齐东路、莱芜二路相接,顺坡而下北端就跟大连路搭界了。整条街道被嫩江路、松江路、合江路,分别拦腰截成四段。由十八个建筑拥挤的院落夹挤成一条狭窄的街道。

    资料记载,丹东路原来叫苏辙路,后来改叫安东路,随着东北一座城市的更名才成了现在的——丹东路。

    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在39中上学。中午或晚自习前,便经常会跑到丹东路市场来,或买点饭,或租套书,或闲逛。几年的中学生活,对于这里的街街巷巷,了如指掌。

    那时的丹东路从坡顶一直到合江路路口,都被大棚覆盖,下面是农贸市场和旧货市场。印象最深的是,靠坡顶处是卖粮食买鸡蛋的,当时谁家里有多余的粮票,都可以来换鸡蛋或卖粮食。

    有位老者曾回忆说,丹东路早先只是一条沙土路,可能原来是山沟,每年的雨季总有几回马路都要被齐东路、伏龙山流下来的洪水冲出深深的大沟,马路牙子的石条、粗大的水泥管子横七竖八的躺满水沟。冲毁的马路要好长时间才能修复。


    这位老人曾在丹东路上生活了66年。据他回忆,他的家在整条马路的南端,原来编号安东路一号。它跟不远一条小胡同的三号、五号是整条马路上的三座庭院式公馆小楼房。在拍摄时,只看到了在小胡同里的5号院和7号院,大概就是老先生说的3号5号。这条小胡同一直通到辽北路。




    在胡同口有一家其貌不扬的小酒馆,开了22年却一直门庭若市。老板姓颜,家中排行老五,他家卖的散啤攒了一票忠实的拥趸,因此他这间只能摆开五六张桌子的小酒馆被酒友们称作“五哥大酒店”。前几日,路过时发现小酒馆已经关张,据说另迁它处了。


    丹东路的嫩江路路口与合江路路口之间这段,曾是青岛的第一个旧货交易市场,于1985年4月20 开放。后来这个旧货市场先后搬到山东路和徐州路,现在搬到了双山华仁立交桥下面。



    这条路上曾有一所青岛市北中学,门牌号为丹东路13号,当时是一所民办中学。1951年市北区开办青年业余中学,1952年增设高中班,1953年更名为青年文化中学,1958年分设市北一中、市北二中,曾经合并为劳动局技工学校。1961年恢复民办市北中学,热河路22号为校舍。

    1977年市北中学改为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二中学,在丹东路13号建新校舍,1989年改称青岛艺术学校,如今成为国家级重点学校。为青岛,为山东乃至全国培养出大批艺术人才。

     丹东路17号曾是德占时期俾斯麦炮台的军火库,也就是德建铁路的终点,以后成为一处露天仓库,解放后仍是空地。1959年市教育局将这块空地建了小学校舍,称为安东路小学.1963年改称丹东路小学,将黄台路小学全部迁了过去,1997年丹东路小学改称市北区实验小学。

    据文史专家李明老师的资料记载:青岛的道路,早在光绪皇帝正式批复胶州湾设防之前已形成雏形,章高元率四营兵力移驻胶澳后修建了几条官道。德占时期,胶澳总督府在当时的青岛大肆修建道路。日占时期,当局将德国胶澳总督府命名的道路全部改名,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北洋政府将道路再次更名。

    从北洋政府接收青岛后至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青岛解放时,青岛的道路有的中国各省市县命名,如浙江路、热河路,冠县路、德县路等;有的以青岛县乡镇命名,如即墨路、胶州路、四方路、李村路、沧口路等;有的以青岛地理环境或加以数字命名,如海泊路、市场三路、菜市二路、台东三路、观象一路等;有的以崂山自然风貌命名,如上清路、太清路、龙潭路等,总之命名方式甚多。

    在青岛山以西,伏龙山以东,大连山以南,八关山以北的区域内曾经有几条名人路,有苏辙路、寿阳路、安石路、欧阳路、东坡路 、苏洵路。这些名人路,建于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当时在这一带开辟了新居民区,当局将这些道路以“唐宋八大家”命名。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这些名人路悄然更名,苏辙路以中国安东省命名,改称安东路,建国后安东省撤销,道路更名为丹东路。寿阳路以我国辽北省命名,定名为辽北路。安石路以我国兴安省命名,定名为兴安路。欧阳路以我国合江省命名,定名为合江路。东坡路以我国松江省命名,更名为松江路。苏洵路以我国嫩江省命名,更名为嫩江路。


    — End —


    (原创图片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微信公众号:胡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