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游记> 老街讲故事丨“演戏就是打东洋”想当年,我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 老街讲故事丨“演戏就是打东洋”想当年,我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 2022-06-24 20:39:53
  • 重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脉,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的发生,凝结了历史记忆与缩影。在本期“老街讲故事”中,将为您诉说曾在黄家巷生活过,被誉为“中国葛丽泰·嘉宝”的一代影后——白杨的故事,向您讲述重庆的传奇往事。




    人物名片

    姓名:白杨

    曾用名:杨成芳

    出生日期:1920年4月22日

    出生地:北平

    祖籍:湖南省汨罗市

    职业: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  


    今天是3.8妇女节?在这儿我祝各位女神节日快乐!作为旧时代中国女性的代表,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旧时代女性的传奇经历。


    看了名片,想必你已经对我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我想让你知道的不仅仅是这些,既然要讲经历,就要从头讲起,那就从童年开始吧。我儿时的中国,人们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很普遍,我们家也没有例外,印象中,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奶妈带到农村,过着外人看来较为困苦的童年生活。



    1931年,我的母亲病故,为了生存,我来到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第五分厂的演员养成所,成为那里最小的学员。家庭的变故,让我明白我没有人可以依靠,于是我加倍努力、勤奋好学,很快,我就在无声电影《故宫新怨》中争取到了一个小丫头的角色,开始走上演员道路。可正当我卯足劲想继续我的演艺事业时,影厂却被强制解散了。


    否极泰来,1936年,我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那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厂成立,经著名戏剧家洪深介绍,我顺利与二厂签订合同,并主演了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影片——《十字街头》,影片上映后,引起了热烈反响,很快轰动全国。



    记得那时的上海媒体曾报道我:“电影演员白杨庄重纯洁的影子,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她清纯典雅的气质,让大家崇拜,她成了大众情人。”当时,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在百老汇歌厅前,都曾悬挂我的巨幅广告海报,有两层楼那么高。一时间,整个上海滩都知道了我的名字,我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出名”了。


    天有不测风云,我的电影事业正发展得如日中天时,1937年8月,,使上海变为一片火海,我所在的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很快在轰炸中被毁。虽然房子倒塌了,但我的内心却非常坚定,我热爱的电影事业仍要继续!



    同年10月,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我跟随上海影人剧团的朋友们一起来到当时的陪都重庆,住进位于重庆南岸黄家巷中,。在我看来,拍电影,演话剧,就是打东洋。


    那时的中华民族正经受着巨大磨难,国难当头,我不能贪图个人享受。在“团结一致,抗日救亡”思潮的影响下,,我先后拍摄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和《青年中国》等影片,还与陈白尘,沈浮组成影人剧团,深入人民生活,进行宣传抗日救国话剧的演出,并将收入用来支持抗日,与国家共度难关。



    在人们眼里,我与当时一起拍戏的朋友们是风光无限的影星,可在物资紧缺的年代,我们的生活却略显窘迫。一件旗袍,冬改棉,夏改单,春秋改成夹衣衫,常常半个月吃不上一顿肉,三年买不起一双皮鞋……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贫,但是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我们仍感到无比自豪。


    讲起在重庆的日子,不得不说我住过的房子,我对那里有着特别的感情。它位于黄家巷中,那条巷子具有很典型的重庆山城特色,坡上坎下,没有内敛的骄矜,也没有外放的露骨,美得恰到好处。不拍戏的时候,我常常漫步在巷子里,流连陶醉于这里的曲径通幽,光影斑驳中。



    这条巷子的6号有一栋小洋楼,青砖砌成的大门门楣上,用娟秀的字体刻着“嫣庐”二字,这就是我在重庆的家,外观精巧别致。但在正处战乱的当时,屋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年久失修,每当外面下大雨,屋里就开始漏水,屋外刮起大风,屋顶就掉落石灰瓦片,洒落全身。在这里,我度过了8年的时光,后来回忆起来,也是一种特别的经历。



    1946年,,我又回到了上海,继续我的演艺事业,在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后,又去香港参加《山河泪》等影片的拍摄工作,收获了无数的鲜花掌声与赞誉。



    日子过得平静安好,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没有波澜。但我最难忘、最常回忆起的,还是在黄家巷中为了中华民族的抗日胜利,电影人艰苦奋斗、共同图强的那段时光。



    敬爱的白杨女士,您有一封来自慈云老街的信: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老街逛重庆丨黄家巷之黄锡滋:这条巷子被我承包了

    老街逛重庆丨黄家巷之八大金刚:老重庆的“时代姐妹花”

    老街讲故事丨安达森洋行与故宫文物的“千里姻缘”

    老街讲故事丨 来自故宫南迁文物的自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