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口碑榜> 又一条老街将改造!重庆主城这些特色老街,抓紧去走走吧!
  • 又一条老街将改造!重庆主城这些特色老街,抓紧去走走吧!
  • 2022-06-10 19:31:31
  • 如今,许多老街旧巷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正在被改造,甚至慢慢的被湮灭。

    十八梯、弹子石老街...

    黄桷垭老街也即将被改造,

    抓紧去重庆这些老街走走吧,

    去听听它们讲述时间和生命的故事。


    黄桷垭老街


    南岸黄桷垭老街因女作家三毛故居和黄桷树而闻名,承载了不少重庆人儿时的记忆。固态盎然的黄桷树,青砖、木门、老门牌,以及在这里生活得有滋有味的老居民……不久后这里将改造。


    三毛故居前的黄桷古树蜿蜒交错


    三毛故居后面的石板路和高大黄桷树
    青砖、木门、老门牌,处处都是黄桷垭老街特色




    十八梯



    重庆城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是从上半城(山顶)通到下半城(山脚)的一条老街道。《从你 的全世界路过》播出后,十八梯又火了起来,现在这条老街正在改造中,可以抓紧时间去看看。

    这条街上散发着浓浓的重庆市井气息,它有着重庆人心底最真的记忆。

    有些人说它是重庆的贫民窟,但这里才是山城最质朴动人的印记,没有这个城市根基,也就没有如今的重庆。


    若还有机会,就来看看吧。虽未参与过它的曾经,也不知未来如何,却带不走心底最真的记忆。毕竟它是真山城人民、老重庆生活最好的教科书。



    下浩老街


    作为重庆最具代表性的老街之一,下浩,几乎是整个南岸区域的活历史样本。这里不仅是重庆这里也是三大吊脚楼集中区,同时,著名的重庆南滨路美食也是在这里起源。


    下浩老街,曾是连接龙门浩码头和上新街的必经之地,百年前就十分繁华。而如今,这里离繁华的南滨路只有几步路,是一片遗世而独立的市井天地。



    这里有着老重庆最怀旧的味道。走在下浩街头,你会看到这里的石板路依旧清亮,老久的小卖部与豆花店还在营业,一切都是无声的,却比有声还动人。

    去下浩老街,一定要去吃十多味豆花鲫鱼,再黄葛树下豆花鱼,三个临街的小小铺面,一锅秘制汤料,加入新鲜配菜,三坨现磨豆花,最后是现杀的鲫鱼,经过精心熬制,“十多味”豆花鲫鱼上桌,味道巴适极了!地址:下浩正街13号(周一休息)



    山城巷


    山城巷原名天灯巷、天灯街,起于南纪门,至于领事巷,几乎全由梯步组成,体现了山城特色,曾被评选为重庆“最美小巷”。

    小巷处较场口闹市之中,却独得安静。巷子靠山临江,难以想象一里之外即是林立高楼,车水马龙。栈口的小卖铺,屋顶的腊肉,围坐聊天的老人,老巷里的时间似乎走得慢些......

    这里有100多年历史的“仁爱堂”,有具有抗战时期的上海石库门建筑特色的“厚庐”。



    这里还可以凭杆远眺南岸美景、观长江波涛、赏山城落日的余晖。

    这条全程3.9公里青石板步道,前前后后串连起数十处老重庆的历史文化记忆,而这些点点滴滴则全部都是老重庆市井生活的缩影。



    燕子岩老街



    燕子岩老街犹如悬挂在山腰之间,面朝长江,背靠枇杷山。陡峭的崖壁下面是南区路。它的一头接着南区公园,即现在的邹容公园,另一头连着枇杷山后街。虽然狭窄、破旧、幽暗,却是现在最有老重庆味道的地方之一。


    许多曾经老旧的房子,陆续得到了翻新,在绿荫拥簇的崖壁中,白墙嵌灰色线条的仿吊脚楼建筑,似乎想提醒着怀旧的人们,这里记录着一段拥有老重庆独特记忆的曾经。


    这曾是燕子岩两处最大的“商业建筑”之一。招牌菜是红烧鱼和鱼香肉丝,豆花饭本来一直两块,最近才改成五块,到了饭点,店外头桌子都要搭满。

    往右边走一会儿,另一个商业建筑“燕子旅馆”就出现了。这家旅馆已经开了32年,现在的老板40多岁,从他爹妈时候开始经营。老板人很好,价格便宜,所以到现在都还是一直有生意。而且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和现在几乎所有的老街一样,燕子岩也是安静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只有少些老人安居地居住于此,看看老人的慢生活,在看看从树叶缝隙透过的阳光,又一个美好的下午在这里慢慢过去,让人心生安逸。

    老屋是老街最寻常的事物,只是,最具重庆特色的木质吊脚楼却在渐渐消失。哎,可惜,随着石板坡的旧房改造,这样的风景也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虽然狭窄、破旧、幽暗,但没人会否认,这里才是最有老重庆味道的地方之一。



    白象街



    对于“白象街”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有说是这里有一尊汉白玉雕塑石象,恰好和南岸玄坛庙一对青石狮相对,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青狮白象锁大江”;另一种说法是,当地原有为白象洗沐的白象池,所以取名白象街。

    白象街是重庆最早的“富人区”,是中国的“华尔街”,老商户、字号云集,堪称重庆商业最繁华的地方。白象街上的很多事物和重庆的发展密切相关。

    1886年,这里成立了重庆最早的有线电报局。


    1891年重庆开埠后,英、美、日等家在这里开设洋行,形成“金融街”。白象街15号是1897年宋育仁主办的《渝报》和1924年肖楚女任主笔的《新蜀报》报社旧址。

    1905年左右,卞小吾、杨沧白、朱叔痴等人集资在白象街上创办了东华火柴公司。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白象街都是重庆城建筑最豪华的街道。

    可叹、可惜现如今的白象街也是百废待兴,早已成一片荒城……尽管如此,这条街仍然可以记载重庆二三十年代的文化,它朴实,安静,犹如一个迟暮老年在夕阳下欣赏余辉。



    打铜街



    重庆是座因商业而兴的城市和物资贸易市场,不少街道是以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以及行帮作坊、商肆店铺来命名的,打铜街就是这其中最为著名的街道之一。清代开始,重庆城的铜匠们便带着铸铜工具,三三两两的来到现在的打铜街,打铜街的名字由此喊响了。


    在上世纪30年代,打铜街可谓中国抗战时期的“华尔街”。除平民银行、交通银行外,聚兴诚、大中、中兴、美丰等银行也相继在打铜街一带开办。“陪都”后期洋文化进入,舞厅也在此地区兴起。

    如果不是那几栋似乎和周围“格格不入”的欧式风格银行大楼,你或许很难看出这条街与其他老街的不同。仔细看去,几块文物保护标志牌上,分别刻有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的字样。



    这里还是重庆言子“灯儿晃”的发源地。民间口传称,“陪都”时期,打铜街街道两侧竖杆子,牵线,。每每微风一吹,路灯前摇后摆;由于路灯下多为闹市街区,生性滑稽的重庆人则称晚上闲逛为“灯儿晃”。从此,“灯儿晃”一词传遍四川。


    后来全城陆陆续续有400条街道安装了路灯,总数1338盏,而打铜街也作为重庆市第一条安装上路灯的街道,成为重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第一街”。到了30年代,重庆上半城繁荣起来,贯通上下半城的打铜街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重庆城作为一个水码头城市,两江环绕决定了重庆的商业是从码头兴起的。民国时期,商人们将自己的商品运到水码头,经船运出,打铜街是必经之地。这条短短的斜坡,承载了重庆作为码头上的城市最初的繁华。


    当然,除了这些,重庆还有很多很多

    深藏着老重庆记忆的特色老街

    而这些地方都渐渐被改造

    再不去就真的来不及了

    让我们抽空去看看那些

    微微时光留下的山城重庆吧

    “重庆风光看不够,重庆老街忆不完”


    重庆大众旅游资讯首席分享平台

    喻婷婷  
    商务合作电话:1852314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