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口碑榜> 即将消失的石码老街区:骑楼背后,还有厝埕和水道
  • 即将消失的石码老街区:骑楼背后,还有厝埕和水道
  • 2022-06-09 00:26:51


  • 石码镇中心


    从厦门坐快艇溯九龙江而上,不到一个小时,快艇便在新建的龙海客运站靠岸了,恢宏大气的客运大楼立在江边,砖红色的坡屋顶和起翘的屋脊彰显着闽南地域特色从这里到石码镇还有两三公里的距离。在此之前,厦门来的快艇可以直接到达石码镇的大码头客运站。大码头离石码最中心的关帝庙、宛南亭一带不过200米,一上岸便能看到石码的老街区


    商贸与骑楼街


    龙海人把石码镇的老街区称为“石码街”,龙海市政府正位于此。

    如今的石码街保留了明清以来的市镇格局。以“解放”命名的东西南北四条干道集合于老城的中心,形成相互垂直的轴线。轴线以东、以北,各有一条次要的轴线,交叉形成井字型的两横两纵格局,编织起老城的架构,铺陈于锦江之滨。或许是解放路通行汽车的缘故,次要的轴线却因熙攘的市集而显得更加热闹。


    石码街道示意图,根据谷歌卫星图绘制


    两三层高的骑楼沿着主次干道贯穿老城。

    骑楼一楼往里缩进,柱子撑起出挑的二楼,留出可容纳一两人通行的门前走廊(闽南人称“五脚砌”)。这一建筑样式暗示着石码曾经的商贸繁盛。骑楼沿街多是经营各式商品的店面,骑楼下的空间既拉近人行道与店家的距离,又为过往的行人遮阳避雨。

    如今骑楼下的空间似乎更像是由外到内、由公家马路到私家店面的过渡,而少了些供行人溜达穿梭的连廊作用。


    ▲从关帝庙二楼俯瞰石码街


    在被市集占据的新华路,骑楼更是被隐藏在街边的肉菜摊背后。

    一楼屋檐伸出的雨篷似乎把骑楼底下的空间延伸到了路上,铺成一片临时的屋顶。商贩们在道路两侧的骑楼外沿摆起摊位,把街道收窄了近半。

    这条清代填江滩而建的路原名新行路,区别于“外市街”(今民主路),随着江岸的外延而转为内陆,临江商肆也改建为骑楼,却依然延续着过往的繁华。


    ▲新华路街景


    骑楼的二楼多开有三连窗,窗框顶部、周边装饰着拱券或者火焰形的浮雕。

    矩形的大窗户几乎贴着一楼的匾额位置,人们可以从屋里轻而易举地探出身来。

    联想石码与锦江的紧密联系,不由让人猜测巨大的开窗是为了方便江水泛滥时从二楼逃生,毕竟解放西路的旧名便是“大港墘”(闽南语,意为大港边)。

    后来,与当地的老人聊及大开窗的原因,他们笑着否定了这一猜想。

    他们认为,骑楼以前的布局多为一楼店面、二楼储货,大开窗更多是为了方便从窗口上下运货。



    “埕”里人家


    从解放东路骑楼街拐进南面幽深的巷子里,狭窄的巷道仅容一人通行,对面相遇还要侧身相让才能通过。绕过进深极深的“竹筒屋”,巷子弯弯曲曲,不知会把人带向何方,穿过“隘门仔”,最终到达一片开阔的空地(闽南人称为“埕”)时,颇有《桃花源记》里“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感觉。

    ▲隘门仔


    空地的两边是一户户人家,“十六间巷”便是指这巷子两边共有十六间厝十六户人家。类似的还有大六间、小六间、十二间。


    这里的人家大多敞开着大门,门口撑起颇有漳州特色的“竹格子”。

    “竹格子”挡在门前,遮阳泻雨又能通风,屋外的人看不到屋内,屋内的人却能静观路上的人来人往。

    “竹格子”上贴着写有“福”“桃红又见一年春”等字样的菱形红纸,或挂着寓意吉祥的挂饰,或是直接将“福”字用红油写在竹格上。

    搭配门框顶上红艳艳的“姜尚在此”符,四处洋溢着过年的氛围。


    ▲春节将至,居民们为竹格子贴上“春”字

    ▲撑着竹格子的大户人家


    “十六间巷”附近,解放南路以东一带,以往是石码的文化社区;与解放东路以北的商业街区一起,被称为“下码”。

    在沿用至今的街巷名称上,便可以看到这一片作为文化社区的痕迹:书巷、祥福巷、三芳埕、训义埕……这些古雅的名字透露出当时文人聚集、书斋林立的气息。


    ▲训义埕大厝局部


    在训义埕,一座门楼紧闭的大厝虽有些败落,却难掩繁复精美的装饰。红砖墙上色彩纷呈的几何图案模仿出花窗的模样,镶嵌在“窗格”里的却是图案各异的彩绘,花鸟虫鱼、瓜果、人物,应有尽有。更令人惊奇的是,屋檐下的一处灰塑浮雕,将西洋钟表糅合于带有葫芦、蝙蝠、书卷等中国传统图样的挂饰之中。这中西合璧的装饰,展示着屋主带有西洋风味的审美志趣,或许也暗藏着一段“下南洋”的家族史。


    ▲训义埕大厝局部


    闽南人说“埕”,指的是大片的空地。与名字相符,这一片区的屋前空地,似乎要比主干道解放东路还稍宽一些。狭窄的隘门仔把空地围合起来,形成安全防护,“埕”和两侧的房子便构成了一个宁静安详的内部社区。“埕”也就此成了社区里孩子们嬉戏打闹,大人们休闲交流,或是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


    ▲三芳埕的空地



    水道与“棚户区”


    与下码不同,解放南、,康熙海防通判衙门(即乾隆石码厅署)、石码城、抗倭演武厅等均位于此,如今的龙海市政府也不例外。在解放西路以南的仙庵路一带和以北的西湖路一带,蜿蜒的水系见证着石码镇更为古早的景象。


    后港片区保留了部分街边的水道。水边的人家把房子搭到水面上,砖石垒成的短柱支撑着水上的部分,形成吊脚楼。有些人家在沿水的一面开出小门,旧时可能用于对接游走于水道之上的小船;有些小门前则有石条铺成的几级台阶,向下延伸到水面。小桥连通着水道两岸,五条石板跨过水面,便成了五板桥,可惜石板上的刻字已模糊难辨。


    ▲五板桥

    ▲水边的吊脚楼


    比起东边文化社区的书斋气,西边这片多了些乡俗的氛围。构成这一片的社区单位,是不同的乡社。一座庙宇、一棵榕树,便是维系一个乡社的中心点,是社里的公共空间,亦是背井离乡的游子返乡时辨认乡里的标志。比各乡社的庙宇更高一级的,还有总管周边几个社的大庙。五福禅寺便属于此类。


    ▲社头的庙宇与榕树


    五福禅寺始建于明代,之后多次重修,是石码地区的第一大古寺,寺里保留了清光绪八年(1882年)福建漳州府石码海防分府曹文昭所立的石碑和光绪二十六年立的“修五福禅寺”和“兴建文山书院”、“捐缘芳名”碑记;在芳名录上,可以看到鸿图社、、中境社、霞庵社等附近乡社诸多捐钱乡贤的名称。


    这种不同寺庙分管不同层次社区的现象,也出现在石码的其他区域。同样祀奉海上女神妈祖,解放东路的祖宫与新华路大宫前街的天后宫,相距仅有百来米却互不干扰;,而被称为“大宫”的天后宫则涵盖整个石码,旧时文武需前往行香。石码街中心祀奉关公的关帝庙和祀奉观音菩萨的宛南亭,更是管辖整个石码地区的大庙。


    ▲宛南亭


    社头的大榕树也是乡社的象征,树下纳凉闲聊是许多人日常经历的乡社生活场景。

    五板桥附近的一棵大榕树下,石砌的基座上依稀可以看见“不敢殉夫勤育子”的字样。原来,基座的石材来自于一座贞节牌坊。为千古流芳而建的贞节牌坊化为社头大树下造福生民的石座,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生命延续吧。

    ▲大榕树与贞节牌坊

    后港片区的蔡港,作为锦江的分流,曾通联月港古航道九十九湾。片区里还有自清朝末年便已建成的盐厂,立于道光年间的“盐关路头”碑嵌在盐仓的红砖墙里。


    ▲蔡港街街景


    如今的后港片区被列为待拆的棚户区,房屋因居民搬离而显得有些破败,水渠也因疏于治理而变得碧绿。


    ▲待拆的后港片区


    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从无人居住的房屋里生长出来,长叶的郁郁葱葱,开花的竞相争艳。


    ▲三角梅在旧房顶绽放


    拆迁工作的推进引起了石码当地文史人士的激烈反应。在他们看来,这里是石码镇的源头,是石码完整格局的重要部分。石码的文化遗产不只在于骑楼街,更在于骑楼街背后的厝埕、乡社和水道。后港片区的水、桥、庙宇、榕树,一连串密集的历史文化符号,都是石码从无到有的见证。将临水房屋当作等待整治改造的棚户区,无疑是从惯有的陆地思维看待问题,而没有考虑到水系对于石码发展的关键作用。他们感慨,正如客运码头迁出石码镇,石码正离水越来越远。








    旅游第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