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的姥姥住在宣化北头两里路,离我家不远。
每一次妈妈说要去宣化老街赶集,我都会很高兴。只要去老街,我就可以在姥姥家和表姐妹们一起聚聚。我的老表多,一起踢毽子、跳绳、踢瓦片、走链子窑等,热闹又好玩。姥姥的家在老街正中心,门囗有三个水塘,邻居都会放鱼网下鱼。那时的鱼网是竹框围上的,只要里面放上饭菜和石头,每次收网就有不少小鱼小虾小泥鳅什么的。
每次赶集去姥姥家,我总是跟在姥姥身边,她去哪儿我去哪儿。姥姥村的水井最远,要经过后面水库和一座山一条田冲。我也去这个水井挑过不少次,半担半担的挑水回家吃。总听见姥爷、姥姥和舅舅们亲热的对我说:“外甥女要你挑水吃呀”。我说:“嗯”。
有时候表姐、舅娘碰上我,都会给我一些吃的,有甜瓜、西瓜、桃子、黄瓜,各种各样,什么都有,別提我多开心。姥姥家的菜园有几块在河园里,就是去宣化街上的路边。路边还有甘蔗林,姥姥家原来也种有,我也帮忙砍过和捆过,然后放沙地里埋上。
十岁时的作者
再前面就是一片竹子林,过了就是沙滩和一条小河,河不算宽,在河面放上十几棵松树岭子搭起,就是一座小桥,当吋去赶集的人都会经过这个小桥。那时还有拖拉机经过,一不小心开拖拉机的掉水里去了,马上会围一群人帮拉推,我也上去帮忙过。过了小桥就是霍独角的房子,因为是一户人家住。再前面走一点点,山脚下就是铁石桥,宣化老街北头到了,一条长长的窄窄的拐弯抹角的泥巴土路和石板街出现在眼前。
记得当时的街上都是瓦片房屋,门窗基本都是木制的。做生意的老板们,门一开就摆上了布匹、毛线、针线、纽扣、鞋袜等,应有尽有。朝前走,我的姥爷和舅舅就在十字街卖油条。旁边的信用社,是我呆得最多的地方,帮忙卖烧火拔油窝。
二十岁时的作者
再前面就是老粮店,是交公粮的地方。每次交公粮都要排队,开发票,还要守夜,然后就是些粮票油票。记得当时的窗子,是一块块木板上下拿出来的。当时穿的衣服都是纽扣的,男装上面有两个囗袋,放上纸烟火柴,女装下面也有两个囗袋。
再前面,就是宣化医院。医院门口有点宽,时常有一些卖东西的在此摆满了地摊。医院对面,就是我的学校。宣化南头小学坐落在河西大桥旁边,当时校长姓李,我的班主任赵老师是一位女士,还有刘老师郑本定校长。
那一年读初中,每天早上早起跑步,并且带米带菜,因为中午在学校吃一餐。每天天没亮就起床,要走整条宣化老街。有时候跑步经过河西桥,到二招宾馆再到金山中学下面转回来。
五十岁时的作者
现在,宣化发展起来了,一栋栋洋房高楼,各种电梯房商品房,一座接一座的桥,一条又一条的街道。
啊,宣化街变得如此漂亮,五彩缤纷,那花红翠绿的彩带随风摇摆。啊,宣化街,我的故乡,我的亲人,我的家,你是多么灿烂迷人。啊,宣化,我可爱的家乡,远方的游子,什么时候才能投入你的怀抱?快了,近了,更快了......等着吧,远方的兄弟姐妹们一个个都会回归故里。
本期编辑:一航
编辑微信:14391710844
投稿邮箱:dwxhgzh@163.com
便民服务栏
查询乘车信息,对话窗口回复1
查询快递信息,对话窗口回复2
查询商家信息,对话窗口回复3
查询政府电话,对话窗口回复4
查询投稿方式,对话窗口回复5
查询春风行动,对话窗口回复6
正在建设中,欢迎提供资料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宣化店公众号社区,与更多老乡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