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张牛肉面,大隐隐于七宝
潇湘蓝
漕宝路有点远,七宝镇有英气。从汇宝广场地铁口到宝龙城中间还有一段沉闷的400米。直到街口一排红色的遮阳伞一路打开,一条纵深的花园路左勾右引,这个属于吃货的下午才恢复了生气。
朋友约我在这里吃老张牛肉面。
友这个吃货的等级,已经到了指哪儿到哪儿的地步。几年前,她还像个吸尘器一样到处吃,如今百媚千红,那份神气都是蓬勃的食欲堆出来的。我喜欢爱吃的胖子。越是胖的离谱越是觉得了不起。看到她一个抵三大摇大摆晃出来,“我胖我的,你瘦你的。”满满的都是对这个妖精世界大声的讽刺。Fuck you!
想着吃情昂扬的友,踏碎一地阳光,顺着一带竹墙穿过去,老张牛肉面的黑体招牌“嘎嘎嘎”在光影里雀跃不止,牛肉面的鲜香一阵阵从墙头里袅袅而出。老张还蛮沉得住气的,复古的黑胡桃色木纹面,婀娜的椅背线条,四边一圈葱葱茏茏的花草,门口还有梅庄主等一众明星的海报招呼。很有点老克勒玩起小清新的轻闲意态。闻名不如见面,坐下来便觉着安心了。吃货的默契,自是意会不能言传。
在台湾机场初识老张牛肉面,一见倾心。台湾的牛肉面好比意大利面饺,几乎托出一座城池的命脉。各路大神都有独门秘诀。廖家牛骨汤底、老张半筋半肉、林东芳牛油花干、史记雪花牛片,各领风骚几十年。这里面,只有老张闯到上海滩,从南京西路牛耕到宝龙城。躲开繁华,躬身小镇。不知此地人杰是否hold得住他。
友熟门熟路帮我点好了,
这是一个超级吃货的精准搭配:
招牌番茄半筋半肉面(36元)
人气王卤味三品(10元)
台式黄瓜(8元)
招牌冰红茶(12元)
花生米与酸菜(配送)
上午忙完,一切丢开,下午一点,安心就餐。
先上的是一杯冰红茶,和一碟子卤味三拼。桌子一角有阳光,三者合在一起,时间点在这里停了几秒钟。不是疲于奔命的人不会体会到停下来吃完面时的感动。外头的冰红茶喝不到这种醇香,喫茶趣还是台湾人精道,茶香甜度配比都是恰好平衡的。卤蛋是润入肌理的油黄,豆干的酱色和汤汁一看就是很传统的做法,这种价廉的小东西非得家庭小作坊一遍一遍的卤,似水流年,只有当传统被人依恋和向往时,才有此手工和享受。
台式黄瓜,花生米与酸菜都是经典的配菜。黄瓜是冰过的,点缀着红椒圈,吊味又提色。加上一点咸津津,一口爽脆,既可以独立成章,又把牛肉面托得更加温柔。花生米是最后嚼在嘴里发呆,回味的。酸菜也可以让牛肉面的滋味更加清晰。
招牌番茄半筋半肉面,重点是色和相。浓醇的番茄茄红素是色诱,但是明媚而充满青春的朝气,配着旁边的花草和阳光,那完全是在向上海小资致敬。肥厚的长条牛肉品相威武,牛筋更是痴肥。焖煮的程度不虚为60年水平,咬开,里面的肉呈粉色,嫩翻,而汁液饱满,黏软化口,六条牛肉超值了。想到上海人老辰光一碗大排面的满足和虚张声势,不由一笑。浓叫伊弄一碗阿娘黄鱼面还可以,叫伊一头牛五碗面笑煞特咧。
不过,友也说,台北中正堂附近的老张总店的汤底真个好味道。我知道,但也坦然。老张牛肉面的源头是四川郫县豆瓣酱红头汤的精髓,,那种漫长生命里的爱和回忆是无法复制的。离开台湾,回到大陆,当然会有不同。若要细品老张爷爷的一碗牛肉面,可以去台湾,但也不一定能完全领略它所有的内涵。
在上海,老张牛肉面的coffee调子和休闲意态,大约可以看出他对女人和时间的从容态度。这是美味更有品质的保证。
吃的精刮上算,也是海派的调子之一。是吃货,品得出上海老张的小资情调,也就能懂台湾老张的思乡原味。
吃撑了,在宝龙城走走。七宝是上海西南部的一个最佳辐射点。这座人文小镇的传统意识也很强。陆机的碑文在灰瓦中历历可见。一个西晋文人的才气和英魂带来两千年的小镇底蕴。60年的老张牛肉面携着台湾人的热忱和细腻,寻寻觅觅,有一宗归落到七宝,看他烟火从容,过着普通人的小日子,也算大隐隐于市。
二维码打赏的亲们,请在留言里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