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上海为何没有BAT?饿了么、大众点评、世纪佳缘,都卖了!
  • 上海为何没有BAT?饿了么、大众点评、世纪佳缘,都卖了!
  • 2022-06-03 22:46:27
  • 魔都上海从生产总值上看是中国第一大城市,2017年上海地区GDP为3.013万亿元,比北京高出两千多亿元。但一直以来,上海尚未诞生出一家与其经济地位相等的互联网巨头,沪上互联网“老大”携程的体量远远无法与BAT相提并论。

    其实魔都并不缺乏互联网领域的独角兽公司,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共有77家,上海仅次于北京占比23.4%,列为第二。

    今天,上海拥有饿了么、陆金所等在各自领域独占鳌头的互联网公司,却始终无法诞生出BAT级别的巨头——“上海没有BAT,格局就是顶层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一层一层往下吃,局面就是上海的互联网公司不断被人买,被收割。”一位上海旅游创业者对AI财经社直言。事实上,不少上海知名互联网公司最终均踏上了卖身的道路。仿佛是一种宿命。

    3月3日,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开始改口,并不关心公司股权分配比例,用户认可才是最重要的。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饿了么将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金额高达95亿美元。这家在外卖市场上血拼了10年的公司,在去年吞下百度外卖后,和众多上海互联网公司一样迎来的是卖身结局。

    AI财经社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共有十多家上海知名互联网公司被卖身,它们中有的创始团队有着极强的奋斗意愿,如饿了么、大众点评、1号店等,最终却“败”给了资本;有的早已成功登陆美股,例如世纪佳缘、麦考林等,却最终在股价长期低迷的背景下,通过被收购的形式挥手告别;有的败给了竞争的残酷,例如安居客、易迅网等,最终找好接盘侠出局。

    这些最终走向卖身的企业固然有天时地利以及自身的种种原因,但某种程度上这一结局也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人不禁要问,到底哪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给上海这座能量巨大的城市带来了没有互联网巨头的局面?

    那些被卖的“宿命”

    截至3月5日,虽然饿了么被收购的事情尚未官方宣布,但AI财经社获悉,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的事基本属实。收购完成后,饿了么将划归阿里巴巴CEO张勇旗下,充当新零售基础设施角色,与口碑进行整合。

    饿了么是上海人张旭豪10年前所创,那时年仅23岁的他还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究生。10年间,经过不断血拼,饿了么成为外卖市场上两大巨头之一。一直以来,张旭豪的梦想是带领饿了么独立发展、独立上市,为此他还拒绝过想要合并的美团。

    不过,去年以来张旭豪已有所松动,他多次告诉媒体,更关心的是公司能不能持续增长,为用户带来价值。如果一家公司失去增长的动力和活力,迟早会灭亡。

    过去10年,饿了么共进行9轮融资,融资额达217亿元。其中,2016年、2017年引入阿里系的融资额贡献了半壁江山,为16.5亿美元。凭此饿了么备足“粮草”,却也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让给了阿里巴巴,后者持股比例达32.94%。

    这为目前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埋下伏笔,从阿里巴巴过往的投资风格看,控股饿了么极有可能。

    事实上,饿了么不是第一家被卖的上海知名互联网公司。AI财经梳理发现,包括世纪佳缘、大众点评、麦考林、安居客、1号店等在内有十多家上海知名互联网公司,最终的结局是卖身。

    2010年10月10日,三“十”合一。十对通过世纪佳缘相识相恋的新人在上海花园饭店举行了一场集体婚礼。@视觉中国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却是挥泪离场。2015年11月,他在参加活动时当众与创始团队抱头痛哭,这场活动被称为是大众点评的散伙饭。在此之前,美团点评宣布了内部架构调整,大众点评高层悉数被边缘化,双CEO制被认为只是笑谈。

    相信有很多看到此文的朋友也在炒股,我已是资深的实战派投资者,我入市这些年以来,同样经历过大量亏损带来的惨痛代价,从曾经的“买了就跌,卖完就涨”,再到现在的“牛市大赚,熊市稳赚”,成为了还算得上成功的职业投资者。完全得益于这几年一直在用的《三板斧选股战法》,这套战法准确率高达九十三以上,学到的朋友都已经赚到不少。如果你不会,加上【kdj3590】,我告诉你怎么免费学习。注意是维信!

    ,背后起推动作用的是资本。

    在被收购之前,成立已有12年的大众点评,发展势头猛,口碑效应好,张涛也曾明确表示要大干一场,要与美团决战,向互联网“第四极”迈进,并强调公司不可能被收购。但当年10月就卖给了美团,张涛离场。

    事后张涛曾给其他创业者提建议说,在商业模式和定位不明晰时,尽量少融钱。因为第一融资多会做错事,也浪费公司的精力;第二融得太多估值抬上去就不下来,这意味着未来会错失包括上市在内的机会。张涛的反思是大众点评卖身的最有力注解。

    和张涛一样,1号店创始人于刚某种程度上也是因资本丧失了对公司的掌控权。

    2008年成立的1号店专攻超市品类,具有领先优势,但可惜的是,1号店真正掌控在创始团队手里的日子非常短。成立两年后,于刚这位外资背景的创始人终于明白电商是无底洞,他已经烧光了创始团队凑来的启动资金和2000万的融资,在多次找风投无果后,急需资金的他将1号店80%的股权卖给了平安集团,换来8000万元。自此以后,1号店未来走向何方,于刚已经没有话语权,也为1号店易主埋下伏笔。

    1号店把平安当“救世主”,对方却可能只是财务投资。仅隔1年,平安就给1号店找来了新接盘侠——沃尔玛,出让20%收获6500万美元,大赚一笔。到2015年7月,平安已全部退出,1号店成为沃尔玛全资控股子公司,于刚则在深思熟虑后决定离开。一年后,随着沃尔玛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1号店被当做“嫁妆”送给了京东。

    即便是登陆美股资本市场的世纪佳缘和麦考林,也没逃脱被收购的命运。

    2012年婚恋第一股世纪佳缘上市仅一年,创始人龚海燕就因业绩不理想、股价低迷,告别10年婚恋创业生涯。龚海燕离开后,世纪佳缘的资本表现并没有出现好转。2015年世纪佳缘开始酝酿退市回国,最终用2.52亿美元卖给了实力不如自己的百合网。“电商第一股”麦考林则在股价长期低迷后,为自己找来了接盘侠——三胞集团的商圈网,从而退市。

    此外,易迅网和安居客则是看清了竞争的残酷,最终选择套现出局。易迅网创始人卜广齐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他告诉AI财经社,很多事在做的时候已经决定。易迅网成立较晚,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选择腾讯是非常正确的,让易迅网进入到百亿电商俱乐部,成为京东的强劲竞争对手,虽然最终腾讯选择将电商板块与京东合并,但不能说当初的决定是错的。

    安居客创始人梁伟平则用幸运来形容被58同城收购,在遭遇中介抵制风波后,他已经没有信心继续带领安居客前进,而58同城给出的2.67亿美元买价也不低。

    虽然比起那些失败的项目而言,有人接盘始终是幸运的。张旭豪就曾表示,能被收购那还算有一个退出渠道,对于股东有交代,有些公司死了连退出都没有。另外,通过出售项目创始团队还能实现财务自由,也是一种价值体现。但看着倾注心血养大的“孩子”被买走,创始人的内心终究是有不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