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海的记忆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8年之久了,但是却感觉还是近在眼前,也是怪我太过拖延,早在8年前就想着写一部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故事却一拖再拖;但是记忆和感觉却永远在心中不会改变,这几天有了一些构思,索性就胡乱说点只言片语。
我家人说我去过三次上海,但是在我心里有印象的就两次,可能是第一次去的时候太小,没有什么深刻的记忆,也可能是第一次家长带着去的城市太多,就被我混淆了。
第二次去上海是2008年去的,那是我读五年级。
只记得那时候对旅游没有什么概念,当时妈妈对我说,长这么大了,是时候带你出去开阔一下眼界了,当时我还不情愿去,太多深刻的印象没有,只记得随着这趟旅行一并带回来了我家福娃(狗),还是挺开心的。
说是没有印象,但是应该就是那次给我的依稀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我们去的地方大概和一般的游客去的差不多,就是东方明珠,外滩,还有上海特有的观光巴士。孩子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的,也可能那时候的游客没有很多,所以没有感受到旅游的太多疲乏感。
说实话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反而没有给我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反而是坐在观光巴士上,看着整个城市的风貌,配合着装点在车上的星星闪闪的灯光,我感觉这应该是最浪漫的城市了吧,真是不愧为魔都。
上海是浪漫的,也与民国时期给这个城市营造的氛围有关。
走在种满梧桐树的街道上,周围的建筑上布满了欧式的雕花刻纹,从08年还有的流行的交通工具黄包车上下来,夜的暮色笼罩着浪漫的上世纪的酒吧,感觉自己也不得不变得这这个城市一样优雅起来。
对一个城市的好感不需要倾诉太多,一个恰到好处的气氛就足以吸引你的灵魂。
上海的租借区没有老旧的沧桑感,也没有仿佛置身国外的错觉,就是恰到好处,仿佛这就是这个城市最有特色的本质。优雅与时尚的结合,沉稳与希望的结合。没有只是灰尘遍地,没有只是钢筋混泥土从地面拔地而起,葱郁的法国梧桐扎进了根,长进了这条街的身体里,让人感觉安稳,沉静。
所以坐在观光巴士上,路过东方明珠,穿过葱郁的大道,感觉这一切就像是想象中最美好的样子。
上海的地铁是与众不同的,记得上海的地铁里有很多地下商铺,从地铁里一出来琳琅满目的东西总是吸引着小孩子的眼睛,从各种好看的饰品,到精致的旗袍和绢丝做的江南味道浓厚的折扇,再到一些未所见过的十分有创意的小东西,简直一抹坐地铁的疲乏感。
不知道现在上海的地铁变成了怎样,但是这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哪个城市的地铁里有那么多的商铺可供玩赏。
还记得上海的有一条步行街,很是特别,走进去后房顶上是蓝天白云,与真的也无异,好像还是会浮动的,虽然是是在狭小的巷子里,但是这么一设计就消除了人们在室内的压抑感,仿佛置身上世纪开阔的露天街道一般。
再者就是说上海的外滩了。
其实外滩长什么样,我一点也不记得,只知道当时妈妈带我到去往外滩的渡轮上,夜幕笼罩下,我趴在船边上,站在一个小台阶上,感觉轻柔的风吹拂着我的每一个细胞,破涛的声音就那样广阔而宁静,伴随着轮船的汽笛声,看着船底的水,我感觉我仿佛想跳下去,只是极力的克制住自己,但是太想跳下去,想与这一汪海水融在一起。我不知道岸边还有多远,我感觉很远很远,我觉得要很久才能到达,我也不想要那么快地到达。
直至今日,一想起来上海是什么样,我想起来的都是我在船上的这个画面,以及想要跳下去妈妈使劲拉着我的感觉。让我对应到一个民国时期穿着风衣带着礼帽的女子,站在刚要驶出港口的船头上,风微微吹着她的卷发,金黄色的夕阳下,就那样伴随着汽笛声和薄雾向远方的海驶去。
上海的食物是精致而美味的,看似小巧玲珑其实分量很足,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家餐厅里的有一道鸡腿,外形如同翡翠般透亮,又如刚出锅的月饼金黄,到嘴里香辣酥软,虽然很撑了,但是还是想要再吃一口。
可能运气比较好,我遇到的上海人都是比较谦和有礼的,还记得在某个十字路口,有一个老爷爷递给我们一张上海市地图,因为那时候手机导航还不发达,所以旅行几乎都是靠纸质地图才能摸清东南西北。我妈连忙说不要不要,但是老爷爷却是特别谦和的说:“这是免费的,你们外地人来上海玩一趟不容易,有个地图好认路。”我忘记了他的长相,但是这位陌生人可以说是给我对上海的好印象很重要的一个塑造者。还记得他手里还拿着好多地图,不知道的人可能会以为他只是街边售卖的小贩。
第二次去上海是2010年,虽说只是时隔两年,但是我感觉这两年我成长了很多,所以第二次的印象是特别深刻的,画面也更清晰一些。
这次去主要是看世博会,所以几乎也没有逛什么城市风光,主要都是在跑世博园了。
这次旅行耗时4天,但是也是我对上海产生喜爱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
具体的太多细节我也记不清了,只是摘录一段我8年前写的游记开篇:
远远的,又一次看见了东方明珠电视塔。
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航班,心中不禁澎湃和激动。胸中装载着满腔的热情来到这里,希望一下子到达,可又是不舍得。
我们是由丽江到重庆再驶往上海的。这是10月2号早晨七点左右罢;雾还没有散尽,,仿佛散发的是黎明的曙光。
当我踏上飞机门板的那一刻,感觉全身都沸腾了一般,小小的胸腔里充满了多少激动,感觉自然而又美丽。坐在位子上,眼睛便舍不得从窗外挪开,就算这时飞机还没有起飞,心中的幻想就已经充满了我的整个早晨。
早在前往上海之前,心中便有了许多的想法,终于可以在这时对着天空倾吐一番,这不是一种追求荣华富贵的向往,而是包含了对这个世界的赞美和爱意。
语言过于浅显稚嫩,但是可以看出当时我怀着满腔的期待,这一次旅行对我来说想看的不只是上海,而是想通过世博会这个平台看看整个世界的文明科技发展。虽然时间太过久远,但是当初内心的那种期待的感觉在心里就如同是明天要出发去一个期待已久的圣地一般。
虽然当时人真的很多,看中国馆的长长的队伍从早上3 4 点就有人排起,每天还限制人数,很多国家馆的队几乎是要排3个小时以上,所以退而求其次,我们就先选了一些人较少的馆看。有被希腊的橄榄油吸引到,也有因为丹麦的小美人鱼就近在眼前而无法相信童话世界成真的感觉,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枫叶国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吸引我的情愫,可能是枫叶给人的宁静而包容的感觉。
当然中国馆最终还是没有去成,只是每天晚上路过的时候看着它宏伟壮观的样子心里默默生出一种自豪感,国家还是需要这样的一种形象向外界宣告包容,向自己的孩子诉说一种安全而幸福的感觉。
所以后来我都很羡慕我们班去成了中国馆的同学呢。
关于这部分的内容,我这次先不说太多,因为之后想专门针对世博会这个话题写几篇文章或者一个专门的话题。
我喜欢上海的出租车后面的小电视,喜欢夏日躲在它葱郁的大道上可以乘凉,喜欢天空很蓝,喜欢当时的那个年纪。
这两次去上海都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了,但是我很庆幸,在没有太多担忧的时候,去体会美好的意义,去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艺术追求,也为以后向往的生活状态有了一个雏形,不是说物质上的,而是说环境、精神、和对本我的方向的一种定义。在童年的时候,能留下这种宏观上的美好概念,真的很感谢我的妈,也许它不够真实,不够成熟,但我宁愿它就是我心中所想的这样的美好就已经足够,我不知道现在的魔都是什么样子,但是我觉得一个城市的气息应该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