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正文————
四月的风,送来春花的芬芳,吹得人懒懒的;四月的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晒得人暖暖的,仿佛时间被拉得长之又长,慢之又慢——正是去探访白沙路老街的最好时刻。穿过窄窄的巷子,走过低矮的檐头,抚过古旧的木门,这个四月,邂逅白沙路老街……
俯看白沙路老街
用一碗白沙肉饼子面开启崭新的一天,是不少老白沙人的首选。
在老街的最西侧,白沙面馆总是顾客盈门。
新鲜的碱水面,现剁的肉饼子,水灵的青菜,普普通通几样食材就是这碗面的全部;至于调味料就更简单了,酱油、盐、鸡精还有猪油,大大方方摆在台面上,透着一股不怕人来“偷师”的自信。
名声在外的白沙肉饼子面
“4点多开始准备,5点开门营业,卖到中午11点,一天可以卖200多碗。”爽朗的老板娘说话的时候笑眯眯的,手上却麻利得不得了。
只见她把肉饼子先扔进锅里煮着,接着投入面条和青菜,待面条煮熟捞入碗中,一手用漏勺舀起肉饼子,另一手将肉饼子碾碎,再烫几秒,盖在面上——这就是白沙肉饼子面。
“这么多年都在这里吃,这个味道最熟悉。”店里来的,都是熟客,叫上一碗面,唏哩呼噜咽下去,吃得整个人热起来,就有了面对一日琐事的力量。
老街的打面店每天都供不应求,
据说已有60年历史的老店了
白沙面馆的隔壁,有一家不起眼的制面店,但它却是近至逍林、远至余姚七八十家面馆的供应商。走进狭小的店面,堆叠如山的面粉,不停运作的压面机,显示出兴隆的生意。兴旺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一天要做一千多斤面条。”56岁的胡仁利和妻子每天两点半起床做面,一天要工作12到13个小时,旺季更是要工作长达15个小时之久。一人和面,一人将压出来的面条整形,配合默契。“这做面的手艺是从我父亲手上传下来的,到现在也有60多年了。”言语之间,颇多珍惜和感慨。
白沙路老街在清晨的鸡犬声中热闹起来
从制面店出来,沿着白沙路老街一路向东,仿佛走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空里。那些老房子低低的,矮矮的,旧旧的,但莫名让人心安,因为幼时的外婆家也是如此。
老街上有些年月的古民居依依透着岁月的味道
家家户户门前,总有用泡沫箱、旧搪瓷脸盆种下的植物,也许是几株小葱几棵辣椒,也许是一些吊兰一丛薄荷,总之不是什么名贵的、娇气的植物,家常而又生命力旺盛,就像老街上的人那样。是啊,老街上住着那么多老人,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但总是笑眯眯的,从容容的,一日日地将日子过下去。
老街居民还保持着以往的生活习惯
还有那些商铺,篾匠将竹子劈成细丝,扎成一件件清洁工具,天然朴素;铁匠还在用最古老的方法,修补着勤俭持家的主妇送来的旧钢宗镬子;裁缝依旧将布匹一卷卷码放在柜台上,有看中意的料子,便为你量身定制一套……旧的生活方式,旧的人情世故,在这里不曾消失。
80多岁的老铁匠割舍不了他的老手艺
再继续往前走,走到重建于雍正九年的朝北凉亭,那里的老人很乐意为你讲讲白沙路老街的前世今生。
“朝北”凉亭已渐渐失去了当年的功能
“以前大塘河后面都是海,打捞上来的海货没有人要,就有当时的大户人家‘冯百万’和‘童百万’两家,主动替渔民包圆这些海货。”今年81岁的老人冯张岳还记得幼时他的奶奶讲的那些故事。“名声传开以后,不仅渔民都来这里,各式商贩都来了,带动了商贸的繁荣。”每月的初一到初十,哪几日在白沙路开市,哪几日在彭桥开市,都一一约定,热闹非凡。
老街上一些商铺还能看出往日的繁荣
良好的商贸氛围一直持续下来,带动了新事物的发展。“120多年前,赖王人宋阿垚就在老街上设计建造了水泥桥。”夏振荣老先生介绍说,与常见的石桥、木桥相比,当时的水泥桥可谓是轰动一时,也因此被取名为“天下第一桥”。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只有一侧的桥墩子依稀可见了。
白沙菜场对面矮矮的平房,
被现代的霓虹灯染成了一丝红色
老街,对长居于此的人而言,是相濡以沫,平常却深情;陌生好奇如你我,去了,总会在某个转角,遇到不经意的感动。
更多慈溪老街故事
请点击
☟
坎墩老街
崇寿相公殿
宗汉马家路
卫城老街
周巷老街
龙山所城
长河老街
胜山老街
全媒体记者:马安娜
摄影:马溅博 王烨江
摄像:岑天炜
实习生:孙梦杭
编辑:芝麻
——END—— 亲爱的读者,求赞!
集满100个
领导就给小编涨工资了!
小伙伴们都在看
☛在工作的人都有可能中招!去年我省共报告新发582例!关注一下这个病吧!
☛抢手!124轮竞拍,溢价将近100%!我市又卖出一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