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和“思南读书会”开办四周年之际,思南书局实体店在沪正式揭牌。正式揭牌的思南书局,是一家365天在线、为上海文旅商生态注入全新书香元素的新型书店,与思南街区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
【标签】 实体书店 |
【正文】 |
【热点回顾】 从打造阅读地标到打响文化品牌 上海实体书店发展“翻开新一页” 上海实体书店发展“翻开新一页” “就像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今年初,快闪60天的思南书局概念店落幕那刻,上海作协副主席、思南读书会总策划人孙甘露留下一个诗意而又有想象空间的注脚。在上海,“新的一页”翻开速度与质量或许从未像今天这般令人惊喜。继去年新开20余家具有一定规模、品牌影响力的实体书店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思南书局、作家书店、志达书店未来店、临港大隐湖畔书局、陇上书店、简屋书店、钟书阁绿地缤纷城店、博库书城漫书咖宝山龙湖天街店等十余家实体书店和公共阅读文化空间,又在申城四处开花。年内,方所文化中心等新型文化空间还将给市民带来惊喜。 201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政策,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有力推动了实体书店业复苏。近年来,上海持续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上海文创50条”和《关于上海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颁布,为进一步夯实实体书店良性生态发展环境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保障。沪上实体书店延续近两年的转型升级力度,不断适应市场新需求,稳中求进,发展势头强劲,步入“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业态多元、充满活力的新型实体书店发展格局”的“快车道”,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力量。 不求大而全,打造独特文化体验 上海新涌现的这批实体书店,没有一味追求大而全,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积淀的专业书店,今天开业的思南书局实体店便是其中典型。 从“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到“思南读书会”“思南书集”《思南文学选刊》,到“思南书局·概念店”,再到全新的思南书局实体店,数年间,思南街区文化氛围的酿成和实体书店步步落地的历程,在一路参与见证的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看来,正是上海出版文化界探索新型阅读文化空间,打造、打响文化品牌的有力尝试。 新开业的思南书局以陈列文史哲艺四大类别精品图书为主,中外文图书比例约为6∶4,读者还能偶遇近200个版本的西文古董书与旧版书。书局与英国著名学术人文书店品牌——伦敦书评书店结成姐妹书店关系,除了设立专架,让上海读者与英国读者同步阅读最新图书,还将展开文化品牌的深度合作。 书店经营必须经受市场考验,对此,阚宁辉的看法是“读者在线下消费的不单是产品,更是品牌和服务;高水准的文化活动能为书店带来流量,也能让读者获得消费体验的高附加值”。为此,思南书局精心设计了“思南读书会作家签书会”“一个人的课堂/节日/书架”“思南下午茶”“梧桐夜话·思南经典诵读会”“思南音乐厅”等独具一格的阅读活动品牌和公共阅读文化单元,顶层阁楼还将定期举办中外作家写读会,编辑部、出版社评稿会、选题会等“在云间”系列活动,让读者与作家、编辑近距离互动。 对于巨鹿路上海作协爱神花园墙外的作家书店来说,文学和作家就是最好的品牌。经过升级改造的作家书店经营面积扩展为上下二层近300平方米。近3000种图书中,80%为文学类著作,还有令文学爱好者趋之若鹜的作家签名本。这里既是中国文学作品的推广展示阵地,读者还有可能邂逅自己的文学偶像,围绕文学和生活定期组织的多种样式活动,将为作家和读者打造一个小而美的会客厅。 布局更优化,满足区域文化需求 “好的书店,是优秀出版物、文化人的汇集地和全民阅读的重要活动场所,是多元阅读文化的体验空间,更是城市文化生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这样认为。 去年发布的《关于上海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布局,旨在进一步调整优化本市实体书店网点布局,加强实体书店与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近两年,上海新开设的实体书店更趋于向青年白领相对集中的城市副中心商圈、工业或科技园区、郊区、校区等区域延伸。 本地书店品牌大隐书局在滴水湖开出湖畔书店,由于当地常驻居民较少,周末休闲人流比较大,周边又没有美术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湖畔书店将公益性的图书馆和市场化的书店两种业态相结合,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共享图书”和旅游主题模式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店内图书本本可读、本本可借,有效满足区域读者的阅读需求。 位于虹桥枢纽与国家会展中心附近的夏都小镇,一家将自己称为“简屋”的新书店也在今天开业。这是一座面积1800平方米的三层独栋小楼,由于周边多是住宅楼和别墅区,天然具备了贴近生活、服务社区的特质与作用。经营者希望,这栋集图书、画廊、展览、活动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小楼,能让小镇居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简屋”的书架上设有海上文化专区,凸显本地书店品牌文化属性。 尝试新技术,从产品向品牌转变 开出一家书店不难,难的是开得持久。大学校园周边,书店一度兴盛又凋零。在新一代网络原住民面前,校园书店只有抓住读者痛点,才能站稳脚跟。 位于复旦大学周边的志达书店经营已有14年之久,老店开新枝,推出国内第一家“新零售+”无人书店。这个面积100平方米的无人书店,包含通识、文史哲两个场域,读者能在同一店内实现深、浅两种阅读,无人收银、24小时营业、自主购书,则让读者在获得便捷愉悦的线下体验的同时,也让书店得以通过全数字化管理流程实现个性化推送和精准营销。志达书店母公司“悦悦图书”是天猫图书流量排名前十的专营店,书店负责人罗红说,将线下的志达书店打造成国内首家智慧型无人书店不仅是传统零售书店顺应智慧零售、新零售趋势的尝试,也是“悦悦图书”自身品牌升级的关键。 位于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的陇上书店,是“上海文创50条”颁布后首家全新推出的校园书店。书店前身是华东理工大学旗下销售华理教材为主的化工书店,经由重新设计升级,成为全然不同以往的综合文化空间。188平方米的店堂里专门设立可容纳30至40人围坐的沙龙区域,未来将依托大学出版社的资源、作者优势,联手社区、学区开展阅读活动。 陇上书店之前,复旦大学出版社经世书局、上海交大出版社“阅读隧道”、华东师范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的涵芬楼等校园书店已先声夺人,由华东师大出版社打造的大夏书店也将全新亮相。大学出版社与校园书店的联姻不止于出版物的“自产自销”,更是出版品牌塑造的环环相扣。今年,市新闻出版局与市教委将出台相关政策,联合推动本市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建设,政策利好加上内生活力,力争实现校园书店“三年全覆盖”。 出版机构跨越渠道直面读者,展示给读者的形象从产品向品牌转变。以思南书局实体店为起点,由世纪出版集团打造的阅读文化空间和阅读文化活动品牌今年将陆续面世、落地。下月起,静安SMG思南书局快闪店、上海电影博物馆快闪店等思南书局快闪店流动版将在全市推进展开;思南系列阅读文化活动之外,“陆家嘴读书会”和“学习读书会”昨天同时在浦东启动;朵云书院·广富林店、思南书局·皋兰路店等新型实体书店也将相继开业。在内容生产商外,作为上海出版业龙头老大的世纪出版集团,开始探索文化空间运营商、文化服务提供商的新角色。 阅读文化活动与实体书店、公共阅读空间共生互长,从打造阅读地标到打响文化品牌,上海实体书店的“新一页”越翻越精彩。 (以上来源:中国上海,2018-04-24) 梧桐树下,思南书局营造暖心书房 “这扇门通往了更广阔幽深的精神世界,让复兴中路517号这栋历史保护建筑焕发出新生机,以后爱书的人听完思南读书会,再到思南书局里逛逛,不晓得多惬意。”当84岁法语翻译家、思南读书会年度荣誉读者之一马振骋接过钥匙,与退休工程师许树建、思南书集营业员代表包之梦一起,开启思南书局的大门时,许多前来探店的作家、读者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书店面世迎客的瞬间。昨天下午忽然来到的急雨滂沱,丝毫没有影响读者的热情。 正式揭牌的思南书局,是一家365天在线、为上海文旅商生态注入全新书香元素的新型书店,与思南街区文化氛围相得益彰。“思南书局不仅仅是单一的书店,它从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读书会、选刊而来,是思南精神的延续。”作家孙甘露这样说。 四年来,从一周一次的思南读书会,到连续60天的快闪书店,再到每天开放10小时的思南书局实体店,思南文化品牌IP效应惊人,见证了上海出版文化界探索新型阅读文化空间的足迹。思南书局这座掩映在梧桐树下的摩登城市书房,成为向海内外作家、学者、市民敞开怀抱的常态化城市文化客厅。 砖红墨绿相间的撞色设计,镂空书架与沙发桌椅交错,转角遇见小而美的交流空间,顺着螺旋扶梯往上,四层楼的思南书局就像迷人的书香宝矿。抬头看见书店设计的logo,正是一只知识之鸟栖息在看书、看世界的观点之上。 “以前在查令十字街和神保町西文书店里,楼上楼下找书的那种乐趣在思南书局重现了。”出版人、翻译家黄昱宁探店后的感叹,引发了许多共鸣。在极富历史感的环境里,思南书局配置了近万种中外文的人文学术图书及一系列阅读文化单元:一楼选配近2500种历史、哲学类图书,设有读者专属书房;二楼是主入口,内设书局推荐榜单、伦敦书评书店新书榜单,精选近2000种中外文学图书及品牌杂志;三楼主打中外文艺术类图书等。近200个版本的西文古董书与旧版书,为喜爱外文哲学、文学珍稀版本的收藏者提供了机会,一版一印的1886年30卷《狄更斯全集》、、乔伊斯《芬尼根的守灵夜》1935年第一个英文版本……这些令资深书虫两眼放光的珍藏限量版图书,都在书架上静候知音。 有人说,书店的灵魂在于选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专门组建的选书专家团队,长期跟踪、捕捉和遴选当下最新优质的中外文版图书品种。这正是“书店力”的直观体现———把好书和阅读放在重要的位置,重构陈列和编辑的方式,不再按照传统的图书馆分类法,更多按照兴趣以及推荐的内在逻辑,与文创产生更多链接。 年度读者之一许树建参加了整整四年的思南读书会活动,“打卡地图”上又多了思南书局这一城市文化地标。他说:“读书沙龙的交流碰撞让我看到世界丰富的宽度和无限的深度。”让他欣喜的是,接下来思南书局还将举办一系列阅读文化活动,“思南下午茶”、“一个人”系列文化活动、“二人书房”,还有美食日、时尚日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给读者提供更多独特的文化体验。 (以上来源:文汇报,2018-04-24) 上海:思南书局实体店正式揭牌 今天,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和“思南读书会”开办四周年之际,思南书局实体店在沪正式揭牌。从思南读书会、思南书集、《思南文学选刊》到思南书局概念店,再到思南书局实体店,思南书香生态不断拓展升级。 四年前的4月23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思南书集。随后,“思南人文书单”及《思南文学选刊》应运而生。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创办,不仅延续了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的社会影响力,更为上海乃至全国读者提供了与全球学者作家对话的机会。如今,每周六下午准时相约思南读书会已经融入市民的阅读生活,成为其周末文化生活的日常选项。 2017 年底至 2018 年初,上海市作家协会、,在思南公馆联手打造为期 60 天的快闪书店——“思南书局.概念店”。书店一经落地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开办两个月后即获得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协会颁发的“年度十大特色书店”称号。 在“思南书局.概念店”落幕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思南书局实体店正式揭牌。四年来,从一周一次的文化雅集,到连续 60天的快闪 书店,再到每天开放10个小时的思南书局实体店,思南文化品牌不断延伸。据悉,全新打造的思南书局实体店将通过近万种中外文高品质人文学术图书及一系列阅读文化单元,倾力打造为读者提供一流文化体验的市民公共书房和向海内外作家、学者敞开怀抱的常态化城市文化客厅。 思南书局实体店坐落的复兴中路517号,是一栋欧式洋房建筑。该四层别墅始建于1926 年,曾是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故居,著名诗人柳亚子及其家人也曾在这里寓居。作为柳亚子读书写作的故地,这里承载了上海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文化缩影。 思南书局的选书是其一大特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专门组建了一支选书专家团队,成员来自出版界、文学界、学术界、翻译界、新闻界。这些选书专家兼具专业素养和国际眼光,确保了思南书局实体店能始终跟踪、捕捉和遴选当下最新最优质的中外文版图书品种。 书局以陈列“文史哲艺”四大类别的精品图书为主,中外文图书比例约为 6:4。如此高比例配置的中外文版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目前实体书店的业态空白。书局还精心挑选了近200个版本的西文古董书与旧版书,为喜爱外文哲学、文学珍稀版本的收藏者提供了机会。 这些西文古董书,包括1886年出版,一版一印,30卷的《狄更斯全集》;1887年出版,一版二次私人印刷,仅印600本的尼采的德文版《论道德的谱系》;1755年第一版,卢梭的法文版《论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670年第一版,;1953年出版的维特根斯坦的英文版《哲学研究》;乔伊斯《芬尼根的守灵夜》1935年的第一个英文版本等。 值得一提的是,思南书局实体店已与英国最著名的学术人文书店品牌——伦敦书评书店达成合作,二者结成姐妹书店关系,将展开文化品牌深度合作。思南书局内开辟专门空间设置伦敦书评书店新书专区,由伦敦书评书店选书团队根据思南书局的定位、品牌、特色及上海读者的阅读需求,首批精心挑选约 500 种英文版新书,并定期更新。 以思南书局实体店为起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还将通过制作“世纪新书架”书单,开办新型阅读文化空间,设立思南书局流动版,举办思南书香雅集,创设“学习读书会”“陆家嘴读书会”等,进一步集成一流出版资源,拓展全新文化空间,提升内容生产与服务能力,加快由文化内容生产商向文化产品提供商、文化空间运营商转型升级。 (以上来源:,2018-04-23) 【数据分析】 也许有人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的人少了。其实不然。近年来,在实体书店领域,不断扩张的西西弗书店,在2017年底公布了一项调查:当年书店的人次达到了7200万、读者每单买书平均超过2本,数据在2018年仍有增加趋势,这家书店的采集样本来自全国近50个城市。 从思南读书会、思南书集、《思南文学选刊》、思南书局·概念店,再到今天的思南书局实体店,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永业集团等几方多年共同打造的阅读文化空间在思南公馆不断融合提升。而作为思南书局的创办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以思南书局实体店为起点,打造多个城市阅读文化新空间,创新探索文化空间运营商、文化服务提供商的全新角色,据悉朵云书院·广富林店、思南书局·皋兰路店等新型阅读文化空间也将在今年陆续启动。 书店作为城市的精神生活空间,应当传承坚守城市中好的文化。文化地标代表城市的精神高度,这不仅仅是经营者的理念和精神的高度,更是其传递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而共同构成的城市精神高地。 数字化的时代,阅读无处不在。从纸质阅读到多媒体的阅读,阅读早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场景之中,公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保证后更需要精神品质的提升。未来的社会,书店将会是一个帮助人们提升精神生活品质的完美空间。美好的阅读环境让实体书店的存在更有意义。 |
【资料来源】 文化大数据 |